各学院团总支、各班团支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为广大青少年“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的重要指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学习教育和“灯塔工程——广东青少年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行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校将结合疫情防控具体情况,有条件地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下简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
二、活动时间
2022年7月-9月
三、工作原则
根据团中央关于开展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的具体指示及疫情防控工作具体要求,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要与疫情防控要求相结合,动态调整方案。原则上学生主要在家乡或暑期常住地就近就便、以线上和分散个人实践为主,结合立项团队、镇街团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1.
提高站位,突出主题。聚焦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把牢正确政治方向,突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年度主题,宣传党百年奋斗的辉煌成就、历史意义,学习党领导下中国青年运动的百年历程,引导青年学生增进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追随,团结引领青年学生深入学习感悟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坚定信心、奋发作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青春力量。
2.
3.
立足实际,就近就便。以“就近就便”为活动原则,鼓励学生按原籍所在地“云组队”、“返家乡”,依托“展翅计划”组织好大学生开展或参加当地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动员更多青年学生在实习见习中了解社会,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合理确定团队规模,尽量减小活动半径,不得于中、高风险地区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严禁组织大规模、大范围人员聚集活动,原则上不跨地区开展实践。形成目标一致、相互促进的工作态势,切实引导青年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提高社会融入能力。
4.
5.
创新载体,务求实效。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探索和延续“互联网+社会实践”的模式,将线下积极开展与线上加强传播相结合,因地制宜采取“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等开展系列“云实践”,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推出“云课堂”、“云展览”等,注重将社会观察、知识积累、实践思考等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建设性意见和举措,引导青年学生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
6.
7.
严格管理,确保安全。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加强安全保障和过程管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坚守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底线,依法依规组织开展各项社会实践。严格遵守属地疫情防控要求,中、高风险地区不得组织开展集中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低风险地区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活动开展前和过程中要充分研判部署,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天气变化和自然地质条件,做好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与处置,做到“一项目一预案一报备”。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暂停相关地区的活动,妥善做好有关安排。
8.
四、实践类别
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社会实践、理论宣传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发展成就观察社会调研、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民族团结社会调研实践、民生服务及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疫情防控宣讲志愿服务、家庭经济困难生勤工俭学、2022“扬帆计划”“展翅计划”等9个方面开展,各学院参照以上方向,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实践。
1. 党史学习教育社会实践
深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庆祝建党百年激发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传递下去,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之路,依托各地红色资源,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活动,持之以恒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团队实践鉴定方式:(1)3000-5000字的调研报告;(2)团队实践鉴定表(附件6);(3)至少1篇校级以上媒体的宣传报道;(4)3-5张调研高清照片;(5)可附实践视频。
个人实践鉴定方式:(1)1份《个人鉴定表》(附件4);(2)1份《心得体会表》(附件5);(3)以下选其一:10 分钟微团课、累计不少于 10 分钟的系列短视频(微团课或短视频需本人出镜或配音,并由本人剪辑)、原创漫画或手绘长图、原创系列海报(不少于3张)等。
2. 理论宣传与新时代文明实践
紧紧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精心设计开展有内涵、有人气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动,组织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一线,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寄语、给青年学生回信精神、《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为主要内容,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贯通起来,将深刻性和生动性统一起来,通过面对面、小范围、互动式宣讲,讲透创新理论、讲好发展成就、讲清形势任务、讲明发展前景。
团队实践鉴定方式:(1)3000-5000字的调研报告;(2)团队实践鉴定表(附件6);(3)至少1篇校级以上媒体的宣传报道;(4)3-5张调研高清照片;(5)可附实践视频。
个人实践鉴定方式:(1)1份《个人鉴定表》(附件4);(2)1份《心得体会表》(附件5);(3)以下选其一:10 分钟微团课、累计不少于 10 分钟的系列短视频(微团课或短视频需本人出镜或配音,并由本人剪辑)、原创漫画或手绘长图、原创系列海报(不少于3张)等。
3. 发展成就观察社会调研
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中国大地为课堂,以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历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为现实教材,组织青年学生在社会观察、国情考察、基层治理参与、特色产业调研、学习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感受祖国发展变化,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引导青年学生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形成正确认识,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投身强国伟业。
团队实践鉴定方式:(1)3000-5000字的调研报告;(2)团队实践鉴定表(附件6);(3)至少1篇校级以上媒体的宣传报道;(4)3-5张调研高清照片;(5)可附实践视频。
个人实践鉴定方式:(1)不少于3000字的调研报告;(2)3-5张调研高清照片(需本人出境);(3)1份《个人鉴定表》(附件4);(4)1份《心得体会表》(附件5)。
4. 乡村振兴志愿服务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帮助和引导青年学生紧紧围绕“国之大者”深刻领会感悟为什么要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等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动青年学生了解认知乡村,积极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广泛实施教育关爱、爱心医疗、科技支农、基层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帮助发展乡村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提升乡风文明,促进乡村公共服务,讲好乡村振兴故事。结合2022年“多彩乡村 弘扬岭南文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附件7),通过微视频、调研报告、摄影作品、诗歌、书法、国画,记录广东乡村历史、文化传承、精神风貌、建设成就。
团队实践鉴定方式:(1)3000-5000字的调研报告;(2)团队实践鉴定表(附件6);(3)至少1篇校级以上媒体的宣传报道;(4)3-5张调研高清照片;(5)可附实践视频。
个人实践鉴定方式:(1)1份《个人鉴定表》(附件4);(2)1份《心得体会表》(附件5);(3)以下至少选其一:10 分钟微团课、累计不少于 10 分钟的系列短视频(微团课或短视频需本人出镜或配音,并由本人剪辑)、原创漫画或手绘长图、原创系列海报(不少于3张)、不少于3000字的调研报告等。
5. 民族团结社会调研实践
组织我校师生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我践行”社会实践活动,组建民族团结调研小分队,帮助和引导青年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和观察,深入了解民族团结现状,充分感知民族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好民族团结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团队实践鉴定方式:(1)3000-5000字的调研报告;(2)团队实践鉴定表(附件6);(3)至少1篇校级以上媒体的宣传报道;(4)3-5张调研高清照片;(5)可附实践视频。
个人实践鉴定方式:(1)不少于3000字的调研报告;(2)3-5张调研高清照片(需本人出境);(3)1份《个人鉴定表》(附件4);(4)1份《心得体会表》(附件5)。
6. 民生服务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
以我省相对贫困地区为重点,针对弱势困难群体进行调研并开展扶弱济困、帮教助学、综合关怀、关爱帮扶、普通话推广、爱心医疗等社会实践。同时,围绕社区发展需求开展调研并进行相关志愿服务,如深入开展垃圾分类、“河管家”志愿者河长等环保志愿服务行动,以提升居民参与社区公共问题的治理和自我服务能力的基层社会治理。
团队实践鉴定方式:(1)3000-5000字的调研报告;(2)团队实践鉴定表(附件6);(3)至少1篇校级以上媒体的宣传报道;(4)3-5张调研高清照片;(5)可附实践视频。
个人实践鉴定方式:(1)志愿服务活动时长不得少于42个小时,最终以i志愿截图为证明。如服务地无法提供i志愿,请提供有单位盖章的服务时长证明。(2)提交 5 张服务过程高清图片(需本人出镜),1份《个人鉴定表》(附件4),1份《心得体会表》(附件5)。
7. 疫情防控宣讲志愿服务
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和广东省疫情现状,深入当地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社区防控排查、社会秩序维护、疫后心理疏导、便民利民服务,为战胜疫情作贡献。开展健康教育进乡村活动,提供健康咨询,组织专家义诊,举办健康讲座,促进贫困地区疫情防控和健康环境水平整体提升。
团队实践鉴定方式:(1)3000-5000字的调研报告;(2)团队实践鉴定表(附件6);(3)至少1篇校级以上媒体的宣传报道;(4)3-5张调研高清照片;(5)可附实践视频。
个人实践鉴定方式:(1)1份《个人鉴定表》(附件4);(2)1份《心得体会表》(附件5);(3)以下选其一:10 分钟微团课、累计不少于 10 分钟的系列短视频(微团课或短视频需本人出镜或配音,并由本人剪辑)、原创漫画或手绘长图、原创系列海报(不少于3张)等。
8. 家庭经济困难生勤工俭学
经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生可通过勤工俭学方式完成为期1个月(不少于20个工作日)的社会实践。
个人实践鉴定方式:(1)1份《个人鉴定表》(附件4);(2)1份《心得体会表》(附件5);(3)并提交《实习证明》(证明需要注明实习时间和工作表现并由就职单位盖章)。
9. 2022“扬帆计划”、“展翅计划”
依托团中央“扬帆计划”、广东团省委“展翅计划”或属地团委组织的就业项目,帮助在校大学生熟悉真实工作环境,经受岗位锻炼,明确职业方向,不断提高社会化能力和综合就业能力。“展翅计划”是广东团省委面向全省大学生提供实习见习、校园招聘、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辅导等一站式的职业成长服务。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返家乡”或在假期常住地点通过“易展翅”或属地实习平台,采用“双向选择”与“公益配岗”相结合的方式岗位进行选择。
个人实践鉴定方式:(1)在“易展翅”公众号、APP或属地实习平台上完成注册、创建档案并被实习单位成功录用;(2)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并获得广东团省委认证的实习证明;(3)实习时长累计超过20个工作日。(4)1份《个人鉴定表》(附件4)(5)1份《心得体会表》(附件5)。
五、组织形式
组织形式共分为三类:立项团队实践、镇街团队实践、个人实践。原则上实践时间需14天及以上。
(一)立项团队实践
团队以立项实践分队形式组队,重点组建理论普及宣讲、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促进、发展成就观察、民族团结实践及“攀登计划”、“挑战杯”、“互联网+”等各专项和大赛的学生团队。
1.人员配置:
(1)原则上每支队伍人数为10-15人;(2)每支团队须配备至少1名本校教师担任指导老师,且指导老师在同一时间最多指导2支队伍,要求全程跟队指导。
2.实践类别:
(1)党史学习教育社会实践;(2)理论宣传与新时代文明实践;(3)发展成就观察社会调研;(4)乡村振兴志愿服务;(5)民族团结社会调研实践;(6)民生服务及社区治理志愿服务;(7)疫情防控宣讲志愿服务。
3.申报材料:
(1)团队:6月17日前填写《2022年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立项申报表》(附件1)并上交至该学院团总支;
(2)学院:6月17日前整合所有立项团队申报表并填写《2022年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申报)立项团队汇总表》(附件2),将《团队立项申报表》与《申报立项团队汇总表》一并打包发送至校团委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部(邮箱:dongzhishijian@163.com)。
(二)镇街团队实践
东莞籍学生原则上优先参加所在镇街社会实践团队,一般参加原籍所在镇街团队,参加镇街团委安排的统一社会实践相关活动。
1.实践类别:
(1)党史学习教育社会实践;(2)理论宣传与新时代文明实践;(3)国情观察社会调研;(4)乡村振兴志愿服务;(5)民族团结社会调研实践;(6)民生服务及社区治理志愿服务;(7)疫情防控宣讲志愿服务。
2.申报材料:
镇街团队队长于6月上旬前填写《2022年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立项申报表》(附件1)并发送至校团委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部(邮箱:dongzhishijian@163.com)。
(三)个人实践
组织动员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或假期常住地围绕上述实践类别所涵盖方面进行个人实践,先实践后鉴定,无需提前申报。
六、推进步骤
(一)下发通知
2022年7月下发《关于开展我校2022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各学院认真学习通知并开展宣传动员工作。
(二)项目评审
2022年6月底至7月上旬将由校团委组织评审会议,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评审完毕后,公布通过评审的项目名单及获得资助的项目名单和资助的金额。并反馈评委意见。评审通过的队伍根据修改意见对项目进行适当调整。
(三)活动实施
2022年7月上旬至2022年8月底,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各学院应督促团队和个人完成信息报送工作。立项及镇街队伍队长在实践过程中将队伍简介、实践图文、实践视频等内容发至校团委分配对接队伍的宣传工作人员邮箱,由其编辑推文在“团聚东职”、“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中发布;实践期间,各队长于每日22:00前向宣传工作人员报送队伍人员安全情况。如不配合以上信息报送工作将影响此次社会实践的学分认定结果。个人实践情况由学院团总支统筹,集中报送先进典型。
(四)学分认定
2022年9月,收集并统计我校参与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人员名单,并由校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中心实践部集中认定发放社会实践学分(到梦空间)。
1.如成功完成社会实践,将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到梦空间)发放“社会实践分1分”。
2.对于已修满社会实践分数,但志愿公益分数不够的同 学,如成功完成社会实践,可将1分社会实践分转换为1分志愿公益分。
(五)总结评优
2022年下半年,各学院提交活动成果、报账材料。校团委将根据各学院具体实施情况,择优表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及优秀作品和实践成果。
(六)成果展示
2022年下半年,举办校内202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
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加强统筹、周密部署,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坚持把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大力整合资源,结合特色、发挥优势、丰富内容、务实推动,不断总结提炼出实践育人工作中的突出成效和亮点,力争形成“一院一品”等百花齐放的工作格局。
(二)保障支持
各学院要设立社会实践工作指导小组,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完善制度规范、突出过程管理,活动前组织开展作风和技能培训,选派专业教师全程指导,保证服务内容和形式切合基层实际和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和保障,建立安全报备制度,每天“零报告”,即没有发生特殊情况也要报告;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经费投入采取团委支持部分、学院酌情资助和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合理使用经费。
(三)加强宣传
各学院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及时上报工作材料,交流工作经验。要做好品牌推广和媒体传播,要求各重点团队、鼓励其它团队在活动开展中广泛使用“三下乡”标识和“灯塔工程”标识。要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深入宣传报道,不断挖掘鲜活经验和创新做法,生动反映社会实践的新进展新气象,吸引动员和组织更多师生参与,不断提升“三下乡”社会实践的传播度和影响力。
八、说明事项
校团委根据本年度申报暑期“三下乡”活动团队项目的总体情况,结合不同立项等级进行不同的经费补助。
1.立项队伍按照校级重点立项队伍、校级立项队伍、学院级立项队伍给予不同等级的经费支持。
2.经费支持包含前期宣传费用、餐补、车补等。
3.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涉及地域宽广,为保证其顺利完成,由校团委统一为立项团队成员购买保险。
4.活动安全问题:
(1)工作开展前,应再次与实践地取得联系,充分了解服务地疫情防控要求,确保所有安排(如食宿交通)都已妥当;应办理好在实践地工作所需的必要证件和证明;组织一次安全教育专题培训。
(2)工作中应注意安全,遵守防疫规定,不在危险的地区(如江边,湖边)逗留,严禁爬山涉水。若需要接近危险地段,需有专业人士陪同。
(3)乘车时保持秩序,上下车辆(火车、汽车等)时不要拥挤,严禁乘坐非法营运车辆。
(4)若是组队、组团进行社会实践,整个工作过程中,队员们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实践期间严禁单独行动。带队指导老师应跟队指导,在一线掌握每名队员每日的活动情况,实行安全日报制(参看前文“活动实施”的要求)。返回时,带队指导老师应与每名队员时刻保持联系,确保每名队员都安全返回,安全返回后需向校团委报备。
(5)每个项目均需详细安排安全预案,尽最大可能避免安全事故。
联系人:杨泽坤老师 联系方式:23306019
李孝源同学 联系方式:18929141167
附件:
1.2022年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申报表
2.2022年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申报)立项团队汇总表
3.2022年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立项团队汇总表
4.2022年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个人鉴定表
5.2022年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表
6.2022年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实践鉴定表
7.关于举办2022年“多彩乡村 弘扬岭南文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粤志办发〔2022〕12号)
共青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2022年6月14日
(一审:殷凯晴、二审:赵韵姬、三审:范军)